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这一理念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始终。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及创作能力,我们以化学学科为例,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本质的认识。这也正是我国教育所倡导的“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在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校化学教研组在学校教研室举办了一场名为“体现模型认知,共筑结构之美”的作品完成阶段活动。在学科组长的精心组织下,参赛学生们聚集在教研室,通过匿名抽签的方式确定参赛顺序,并详细阅读制作要求与评分标准。
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结合有机物各原子的成键特点,利用网购球棍材料、超轻粘土、橡皮泥、牙签、小木棍等物品制作出形象逼真的化学分子球棍模型。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考虑到了原子之间的比例大小、化学键的长短、成键数目等,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模型更具美观性和观赏性。
在作品评选阶段,我们秉持新课程标准下的发展性评价原则,确保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动态化。评委会现场打分,从小组合作、作品美观程度、结构合理、后期卫生整理等方面进行初步评分。随后,理综教研组全体教师观摩并进行评分,最终汇总评出获奖名单。
随着活动的接近尾声,我们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学校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及奖品,颁奖仪式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对同学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与鼓励。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我校化学教学在课堂外的有益延伸,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面向全体学生,推出更多具有学科特色、趣味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们学好本科功课的积极性,为质量立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所在,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以化学学科为突破口,发挥其他学科的优势,共同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结构之美、培养新时代人才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