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军宏技工学校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4个月短培,使学生经过4个月专业课程学习之后,掌握基本的机械类知识,掌握常见的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掌握转载机、挖掘机、叉车等机械设备维修常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对机械车辆常见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
《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
总学时:32课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设周学时分配: 2学时
适用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
教材:《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 ,赵祥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
推荐参考书:《 机械设计》,唐金松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机械设计基础》,铁寿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
一、课程目的、内容及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综合应用力学、机械理论和生产知识,解决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分析和设计问题,为学生进行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维修维护及其正确操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课时分配
|
教学内容
|
课时分配
|
绪论
|
1
|
链传动
|
2
|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
2
|
齿轮传动
|
2
|
平面连杆机构
|
2
|
蜗杆传动
|
2
|
凸轮机构
|
2
|
轮系
|
2
|
步进运动机构
|
2
|
轴
|
1
|
键销链接
|
2
|
轴承
|
1
|
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
2
|
联轴器和离合器
|
1
|
带传动
|
2
|
减速器
|
1
|
合计
|
32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单元课题
|
内容
|
教学重难点
|
第一章
|
绪论
|
重点:是介绍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第二章
|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
重点: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自由度的计算。
难点: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虚约束的判断。
|
第三章
|
平面连杆机构
|
重点:1.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2.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运动连续性、平面四杆机构综合的一些基本知识。
难点:曲柄存在条件的杆长关系式的全面分析、平面多杆机构的传动角和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确定。
|
第四章
|
凸轮机构
|
重点:1.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其选择原则
2.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3.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及自锁的关系。
难点:凸轮廓线设计中所应用的“反转法”原理和压力角的概念。
|
第五章
|
步进运动机构
|
重点:掌握步进运动机构的作用
难点: 掌握两种步进运动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六章
|
键销链接
|
重点:熟知键各种类型。
难点:分辨键应用场合,合理选择
|
第七章
|
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
重点:1.螺纹及螺纹联接及其零件的结构和类型
2.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3.掌握普通螺旋传动的分类及旋进方向的判定。
难点 1.螺纹及螺纹联接及其零件的结构和类
型。
2.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3.掌握普通螺旋传动的分类及旋进方向的判定。
|
第八章
|
带传动
|
重点:带传动的原理。
难点:滚子链的主要参数。
|
第九章
|
链传动
|
重点:链传动的传动比。
难点:链传动的应用特点。
|
第十章
|
齿轮传动
|
重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
难点:1.共轭齿廓的确定;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变位齿轮传动
2.斜齿轮和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
|
第十一章
|
蜗杆传动
|
重点:蜗杆传动的转动方向判别 。
难点:“左右手定则”的逆向使用。
|
第十二章
|
轮系
|
重点:轮系的分类。
难点: 轮系的应用特点。
|
第十三章
|
轴
|
重点:1、直轴的分类、轴的功用、轴的常用材料。
2、轴的结构要求及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
难点: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特别是结构工艺性。
|
第十四章
|
轴承
|
重点:1.熟悉滚动轴承类型、特点及应用。
2.熟悉滚动轴承润滑种类和应用
3.掌握滚动轴承选择原则。
难点: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及应用。
|
第十五章
|
联轴器和离合器
|
重点:1.了解联轴器的功用与分类特点。
2. 熟悉联轴器的选用方法,掌握联轴器选型计算步骤。
难点:了解离合器的功用与分类,熟悉摩擦式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
第十六章
|
减速器
|
重点:拆装减速器。
难点:测绘与分析减速器传动轴 。
|
四、主要教学方式
讲授法
五、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课 总成绩=平时成绩40%+卷面成绩60%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总学时:32课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设周学时分配:每周4学时
适用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
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 兰建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一、课程目的、内容及要求
课程目的: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典型液压元件的结 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3.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等;
4.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对液压元件结构及液压传动系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讲授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与功用;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结构、性能分析及功能;典型液压系统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步骤。
课程要求:
1. 熟练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结构,并熟悉液压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能量损失计算公式与应用。
2. 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与应用及选用,熟练掌握其图形符号。
3. 熟练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的结构、性能特点、功用与参数计算。
4. 掌握液压与气压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能独立根据要求分析任一个液压或气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及相应元件在各工况下的工作情况。
5. 初步了解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典型的液压伺服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有一定的认识。
6.根据相关资料及要求正确设计液压传动系统。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单元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5学时)
教学内容:
§1—1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及液压传动基础理论知识
§1—2 液压动力装置
§1—3 液压执行元件
§1—4 液压控制元件
§1—5液压辅助元件
第二单元 液压基本回路(5学时)
教学内容:
§2—1 压力基本回路
§2—2 速度基本回路
§2—3 方向控制回路
§2—4 多缸工作控制回路
第三单元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4学时)
教学内容:
§3—1 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3—2 液压机液压系统
§3—3 液压机械手液压系统
第四单元 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5学时)
教学内容:
§4—1 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
§4—2 气动执行元件
§4—3 气动控制元件
第五单元 气动基本回路(5学时)
教学内容:
§5—1 方向控制回路
§5—2 压力控制回路
§5—3 速度控制回路
§5—3 其他常用基本回路
第六单元 典型气压传动系统(4学时)
教学内容:
§6—1 气动机械手气压传动系统
§6—2 工件夹紧气压传动系统
§6—3工程机械车辆车门气压传动系统
第七单元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分析(4学时)
教学内容:
§7—1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和维护保养
§7—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诊断和维护保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单元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重点: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关于压力和流量的两个重要概念;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油的黏度。
难点:1.压力传递原理及液压系统压力是由外界负载决定的概念。
2.定常流动时流体动力学方程及应用
第二单元 液压基本回路
重点:快速运动回路、速度切换回路、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原理,学会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基本回路。
难点:1.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特性与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特性。
2.压力控制回路中压力的计算和快速运动回路中速度的确定。
第三单元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
重点:通过对实际液压系统的分析,掌握对所有液压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能独立完成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的详细分析。
难点:如何通过实例掌握分析方法。
第四单元 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重点:1.气控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气源装置与气动马达、冲击汽缸、气阀。
3.气动系统的各个阀件作用
难点:气动系统分析
第五单元 气动基本回路
重点:熟练掌握压力回路、方向回路的组成方式和特点,能根据整个系统要求选择合适地基本回路。熟练掌握各类调速回路的工作特性及性能改进方法,正确计算各主要参数,根据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调速方式。
难点:1.调速回路的组成方式、工作特性及主要参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工作性能改进方法与回路图。
2.容积调速回路的组成方式、工作原理、主要参数计算。
3.压力回路的功用、组成、原理及选用方法。
4.压力控制回路中各点压力的确定。
5.掌握快速运动回路及速度换接回路。
第六单元 典型气压传动系统(14学时)
重点:通过对实际气压系统的分析,掌握对所有气压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能独立完成分析气压系统的工作。气动机械手气压系统的详细分析。
难点:如何通过实例掌握分析方法。
第七单元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分析
重点:能够熟悉维护要求保养要求,会点检与定检
难点:能够熟悉维护要求保养要求,会点检与定检
四、主要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必要时辅以幻灯教学。开展电子教案的研制,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五、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和期末两部分成绩考核,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和课堂表现,期末考试进行全校统考。课程完成后计划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原理,具备良好的读图和绘图能力,70 %的学生成绩达到及格。
《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工程机械电气设备
总学时:32课时
课程性质:专业课
开设周学时分配:每周2课时
适用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
教材:(《工程机械电气设备 》,王安新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
一 、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
《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必修课。课程理论、实践两者并重,相互结合。该课程是为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与管理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系列教材之一。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工程机械电器的总体构造与特点。
2.掌握工程机械电器故障诊断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流程。
3.掌握各系统元器件的功用、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护注意事项、检测与维修、故障判断及排除。
4.学会用电路图分析工程机械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
(二)能力目标
1.牢固掌握常用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的结构与原理;
2.熟练使用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维修的常用工具、量具和仪器;
3.熟悉工程机械电器各系统的线路及典型工程机械的全车电路;
4.初步具备对工程机械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5.具备对工程机械电器设备进行维护、调整、检修的初步技能;
(三)素质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工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做到安全生产、自我保护的意识。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达到毕业后即可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学时分配表
序号
|
课 题
|
学 时 数
|
总课时
|
理论
|
实践
|
1
|
电源系的检修
|
3
|
2
|
1
|
2
|
起动系的检修
|
3
|
2
|
1
|
3
|
点火系的检修
|
3
|
2
|
1
|
4
|
照明、信号的检修
|
3
|
2
|
1
|
5
|
仪表、报警系统的检修
|
6
|
2
|
2
|
6
|
辅助电气设备的检修
|
6
|
4
|
1
|
7
|
全车电路识读
|
3
|
2
|
1
|
8
|
典型故障检测排除
|
3
|
2
|
1
|
9
|
实践考核
|
3
|
2
|
1
|
10
|
机动
|
2
|
2
|
|
合计
|
|
64
|
22
|
10
|
2、课程内容
第一章 蓄电池
[教学内容]:蓄电池的用途、组成及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铅酸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技术要求、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目的要求]
1、 掌握蓄电池的用途、组成,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
2、 掌握铅酸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技术要求、掌握蓄电池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学会电解液的配制方法;懂得电解液密度计的简单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掌握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容量的检测。
[重点难点] 蓄电池的用途、组成,蓄电池技术状态的检查及技术要求,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容量的检测,难点:电解液的配制。
第二章 起动系统
[教学内容]:启动机的作用、分类;启动机的结构、工作情况及工作特性简介;启动机的使用与日常维护;启动机常见故障现象、诊断及故障排除。
[目的要求]
1、 了解启动机的作用、分类;
2、 了解移动电枢式起动机、齿轮移动式起动机的结构、工作情况及工作特性简介;
3、 掌握启动机的使用与日常维护、常见故障诊断与故障排除。
[重点难点] 重点:启动机的作用、分类,起动机的结构、就车检查,起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难点:起动机的工作特性。
第三章 点火系统
[教学内容]:点火系统的作用、组成、电路及工作原理;点火系统各零部件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维护与调整;点火系统的使用、维护及点火正时的调整;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现象、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电子点火系统的优点、组成、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特点;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及点火时刻控制,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目的要求]
1、 了解点火系统的作用、组成、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点火系统的分类;
2、 了解点火系统各零部件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
3、 掌握点火系统的维护与调整;重点掌握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及故障排除。
[重点难点] 重点:点火系统的作用、组成、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点火系统的分类;了解点火系统各零部件的作用、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及故障排除;难点: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点火时刻控制。
第四章 照明与信号系统
[教学内容]:照明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基本电路;工程机械车辆前照灯的作用、要求、分类、构造;信号装置的功用、构造和工作过程;灯光系统常见故障现象、故障诊断及排除;机械式、电子式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等仪表的作用、基本结构、工作过程、使用、检查及维护;各类警报装置的作用、使用部位、基本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
[目的要求]
1、 了解照明系统作用、组成及基本电路;
2、 掌握前照灯的作用、要求、分类、构造;
3、 了解信号装置的功用、构造和类型以及工作过程;
4、 掌握闪光器的检修,转向控制电路的检测方法;
5、 重点掌握灯光、信号装置系统常见故障现象、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
[重点难点] 重点:照明系统作用、组成及基本电路;前照灯的作用、要求、分类、构造;信号装置的功用、构造和类型以及工作过程;闪光器的检修,转向控制电路的检测方法,掌握灯光、信号装置系统常见故障现象、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难点:照明控制电路、信号控制电路的检测。
第五章 仪表与传感器
[教学内容]:仪表装置的类型及其作用、工作原理,仪表常见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及其作用、工作原理,常用传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目的要求]
1、 熟悉仪表装置的类型及其作用、工作原理;
2、 掌握仪表常见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
3、 熟悉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及其作用、工作原理;
4、 掌握常用传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重点难点] 重点:仪表装置的类型及其作用、工作原理;仪表常见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及其作用、工作原理;难点:仪表常见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常用传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六章 空调系统
[教学内容]:空调系统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制冷过程、空调系统控制过程、制冷系统各零部件的结构原理及检测方法、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目的要求]
1、 了解空调系统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制冷过程、空调系统控制原理及过程;
2、 熟悉并掌握空调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掌握空调系统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4、 掌握空调循环系统的加压检漏、抽真空、加注冷媒等维护;
5、 重点掌握空调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分析及故障排除。
[重点难点] 重点:空调系统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制冷过程、空调系统控制原理及过程;空调系统的正确使用;空调系统的检测原理及方法;空调循环系统的加压检漏、抽真空、加注冷媒等维护,空调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分析及故障排除。难点:掌握空调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分析及故障排除。
第七章 全车电路
[教学内容]:电路中的导线、线束、插接器和熔断丝;电路图的布线图和原理图;电路故障的诊断和检测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压路机、装载机的全车电路分析。
[目的要求]
1、 熟悉电路中的导线的使用电压、线束的安装注意事项、插接器的使用;
2、 掌握整车电路原理图的优点,局部电路原理图的缺点;
3、 熟练掌握工程机械电气与电子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程序;熟悉一般电路故障诊断与检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4、 重点掌握压路机和装载机全车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工程机械电气与电子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程序;熟悉一般电路故障诊断与检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重点掌握压路机和装载机全车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难点:重点掌握压路机和装载机全车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依据本课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开设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以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蓄电池的维护及检测
让学生掌握蓄电池的日常维护与技术状态的检测
2、起动机的拆装、检测及故障诊断
让学生熟练掌握起动机的拆装与检测、重点掌握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3、点火系统的维护与检测及故障诊断
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的正确维护、主要部件的检测,重点掌握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4、灯光照明与信号装置的维护调整、检测以及故障诊断
让学生熟练掌握灯光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正确维护和调整,控制电路的检测,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5、仪表与报警装置的正确认识、检测及故障诊断
让学生熟悉工程机械车辆仪表的正确读表,懂得各种报警装置的作用,能够检测仪表控让学生熟悉仪表的正确读表,懂得各种报警装置的作用,能够检测仪表控制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6、工程机械车辆空调的使用、维护及检测、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工程机械车辆空调使用的方法,日常维护项目及方法、能够对空调主要部件进行检测,重点掌握工程机械车辆空调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7、全车电路的正确使用、检测、维护及故障检修
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几种常用电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对常用全车电路进行检测,并能够进行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四、主要教学方式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课堂讲座,现场教学等方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基本思路;
2.通过作业、现场教学和实践操作实验进行练习和实训,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五、课程考核方式
1、本课程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自学部分不做考试要求。
2、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在总成绩中占40%和60%。平时成绩依据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打分。
3、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另行考
《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
总学时:32课时
课程性质:专业课
开设周学时分配: 每周2课时
适用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 中级
教材:《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刘朝红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一、课程目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工程机械车辆传动系
学习目标与要求:
1.掌握离合器的功用、要求与工作原理,摩擦片式离合器的类型、结构。离合器的检修内容、方法。
2.手动变速器的功用、工作原理,变速器的操纵机构构造与工作原理。主要零件的检验和 修复方法。
3.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功用、特点、组成,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自动变速器控 制系统。
4.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功用和构造,万向节类型及工作特性。
5.掌握驱动桥的功用、组成与类型,主减速器与差速器、半轴与桥壳,四轮驱动系统。
教学重点:膜片式离合器和操纵机构;手动自动变速器和液力传动变矩器;驱动桥和主变速器、差速器的结构;
教学难点: 同步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节。
教学内容: 1. 离合器; 2. 变速器 3. 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 4. 万向传动装置 5. 驱动桥
第二章 工程机械车辆行驶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工程机械车辆行驶系的组成、功用,能对行驶系的受力作简单分析。 2.掌握车架的构造,转向桥与转向驱动桥,转向轮定位。了解车轮的作用、类型、结构;
3.掌握轮胎的组成、规格、型号、选用及维护。
4.掌握悬架的组成、功用和类型,弹性元件,减振器,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电子控制 悬架系统。
教学重点:转向轮定位;轮胎结构;悬架结构和减震器;主要零件的维修;
教学难点:减震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教学内容: 1. 车轮和车桥; 2. 车身结构与维修; 3. 车轮和轮胎; 4. 悬架; 5.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6. 安全气囊;
第三章 工程机械车辆转向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转向系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动力转向装置、四轮转向系统;
3.理解转向系主要机件的耗损特点及原因; 4. 常见故障的现象和原因分析。
教学重点:转向器;动力转向装置;转向传动机构;主要零件的修理;
教学难点:动力转向装置
教学内容: 1. 工程机械车辆转向系; 2. 动力转向系;
第四章 工程机械车辆制动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制动系的功用与组成;车轮制动器工作原理;驻车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制动力 分配调节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气压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的调整方法;主要总成或机件的损坏特点、原因及检 修;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
3. 理解防滑控制系统的作用、类型及工作原理;掌握ABS和ASR组成及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车轮制动器;人力制动传动装置;制动助力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及制动阀;ABS系统;
教学难点:制动助力装置;气压制动阀;ABS系统; 教学内容: 1. 工程机械车辆制动系; 2. ABS、ASR系统;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
内容
|
理论
|
实训
|
总课时
|
第一章
|
工程机械车辆传动系
|
6
|
2
|
8
|
第二章
|
工程机械车辆行驶系
|
6
|
2
|
8
|
第三章
|
工程机械车辆转向系
|
6
|
4
|
10
|
第四章
|
工程机械车辆制动系
|
4
|
2
|
8
|
合计
|
22
|
10
|
32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工程机械车辆传动系
教学重点:膜片式离合器和操纵机构;手动自动变速器和液力传动变矩器;驱动桥和主变速器、差速器的结构;
教学难点: 同步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节。
第二章 工程机械车辆行驶系
教学重点:转向轮定位;轮胎结构;悬架结构和减震器;主要零件的维修;
教学难点:减震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第三章 工程机械车辆转向系
教学重点:转向器;动力转向装置;转向传动机构;主要零件的修理;
教学难点:动力转向装置
第四章 工程机械车辆制动系
教学重点:车轮制动器;人力制动传动装置;制动助力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及制动阀;ABS系统;
教学难点:制动助力装置;气压制动阀;ABS系统;
四、主要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
2、实训练习教学
五、典型作业练习
工程机械车辆转向系的分类:
工程机械车辆转向系按其转向能源不同,可分为机械转向系、液压式动力转向系和电控式动力转向系。
六、课程考核方式
每部分的教学实施完毕后就组织该部分的平时考核。平时考核的形式根据各部分对教学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异同来布置作业;期中考试:笔试;期末考试:笔试+实操考核等多种形式。最终评价:平时成绩*30%+期末笔试成绩*35%+期末实操成绩*35%
《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总学时:64
课程性质:专业课
开设周学时分配:每周4课时
适用专业:工程机械运用及维修专业
教材:《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技工教育规划教材, 2007年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 技能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态度目标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读取发动机性能技术;
基本要求:
(1)掌握工程机械车辆整体构造的识别能力
(2)掌握通过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的读取能力。
(3)掌握叙述发动机性能的方法
(4)掌握阐述工程机械车辆布置形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的读取能力,叙述发动机性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理解与阐述
学习方法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习题课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内容:曲柄连杆机构安装和维修
基本要求: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拆装的能力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故障分析方法
(3)掌握活塞环对口的正确操作
(4)掌握通过尾气排放与声音判断曲柄连杆机构故障的方法
教学重点:曲柄连杆机构正确拆装与调试。
教学难点:通过尾气排放与声音判断曲柄连杆机构故障的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习题课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第三章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内容:配气机构的安装与维修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配气机构的安装方法
(2)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3)掌握声音判断气门工作性能的能力
(4)掌握气门研磨的能力
教学重点:配气机构的安装方法;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教学难点: 配气机构的正确装配与检查调整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习题课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中学、思中学,教、学、做合一。
第四章 发动机冷却系
教学内容:发动机冷去系统的结构与维修技术。
基本要求:
(1)掌握冷却液的更换方法
(2)掌握冷却系统的拆装技能
(3)掌握通过水管的温度判断冷却系统故障
(4)掌握电子风扇的故障诊断
(5)掌握分析发动机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冷却系统的拆装技能,分析发动机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方法
教学难点: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的管路布置分析。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项目教学为载体、多媒体教学为基础
第五章 发动机润滑系
教学内容:发动机润滑系的结构与维修。
基本要求:
(1)掌握润滑系统的拆装技术要求
(2)掌握机油的更换方法
(3)掌握机油质量与数量的检查方法
教学重点: 机油泵拆装技术要求;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的构造与维护。
教学难点: 机油泵拆装技术要求;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的构造与维护。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参观学习、现场教学为辅助,实训教学为基础。
第六章 化油器式供给系
教学内容:化油器式供给系
基本要求: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重点: 供给系的功用、组成;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浓度、工况对浓度的要求;化油器的基本结构、附属装置及工作原理。供给系其它主要装置的构造及原理。具有供给系的维护、与简单故障诊断及排除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供给系功用、组成;供给系主要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了解供给系的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
第七章 汽油喷射式供给系
教学内容:汽油喷射式供给系
基本要求: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教学重点:汽油喷射系统类型、特点、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及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机械喷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具有喷射系统的使用、维护及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主要零部件一般检修及常见诊断仪器使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喷射系统的组成及特点;掌握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了解喷射系统的使用、维护、故障诊断。熟悉常见诊断仪器的使用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为基础,参观学习、实物展示教学为辅助。
第八章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构造
教学内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结构与维修
基本要求:
(1)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的拆装
(2)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相关维护方法
(3)掌握柱塞性能检查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的拆装,柱塞性能检查的能力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为基础,参观学习、实物展示教学为辅助。
第九章 发动机装配调试
教学内容: 发动机的装配,调整与磨合
基本要求:具有发动机装配、调整、特性试验与功率标定的能力。了解和发动机的装配,调整与磨合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发动机竣工技术条件规范。发动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万有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发动机装配、调整方法及技术要求;掌握发动机特性及试验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参观学习、现场教学为辅助,实训教学为基础
第十章 发动机拆装与综合故障诊断
教学内容: 发动机拆装与综合故障诊断
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发动机拆装的基本顺序与要求
(2)了解和掌握发动机异常声响的诊断
教学重点: 发动机拆装的顺序与要求,发动机异响故障诊断和汽油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处理。
教学难点: 掌握发动机拆装的基本顺序与要求、发动机异响故障诊断和汽油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处理。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参观学习、现场教学为辅助,实训教学为基础
三、教学学时分配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 时 分 配
|
小计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1
|
第一章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
4
|
4
|
|
2
|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
4
|
2
|
2
|
3
|
第三章 配气机构
|
6
|
3
|
3
|
4
|
第四章 发动机冷却系系
|
6
|
4
|
2
|
5
|
第五章 发动机润滑系
|
6
|
3
|
3
|
6
|
第六章 化油器式汽油机
|
6
|
3
|
3
|
7
|
第七章 燃油喷射系统
|
8
|
4
|
4
|
8
|
第八章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构造
|
8
|
4
|
4
|
9
|
第九章 发动机装配调试
|
8
|
4
|
4
|
10
|
第十章发动机拆装与综合故障诊断
|
8
|
4
|
4
|
合 计
|
64
|
35
|
29
|
四、主要教学方式
实验(实训)每5人一小组,每小组由一名小组长负责,培养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实验(实训)前要求学生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教材相关内容,初步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与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引导,不能包办,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每个实验结束写实验报告,整个课程实验结束写不少于500百字的实验总结。
五、典型作业练习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理论实操一体化,分项技能训练(模块式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启发式,案例式,体验式。
2. 注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听和看不能代替练;因材施教(备课之前先备人);有所教有所不教。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类型:考试
2、考核方法:
(1)学习态度:包括考勤与纪律和作业
(2)技能考核
3、成绩构成: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学习态度和技能成绩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40%、学习态度占30%、技能成绩占30%。
叉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叉车操作工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叉车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同时,要掌握叉车的构成原理和基本理论及和保养知识。
理 论 知 识 部 分
|
实 操 内 容 部 分
|
教学内容
|
总课时
|
授课
|
复习
|
实操内容
|
总课时
|
授课时
|
练习
|
职业道德
|
1
|
1
|
0
|
起动车前检查
|
4
|
1
|
3
|
发动机
|
2
|
1
|
1
|
作业中检查
|
4
|
1
|
3
|
底盘
|
2
|
2
|
0
|
基本操作
|
4
|
1
|
3
|
装卸搬运车辆的工作装置
|
2
|
2
|
0
|
行走方法
|
4
|
1
|
3
|
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驾驶
|
2
|
2
|
0
|
绕字形、侧方移位
|
4
|
1
|
3
|
基本驾驶操作
|
3
|
2
|
1
|
倒进车库、越障碍
|
4
|
1
|
3
|
一般道路的驾驶
|
4
|
2
|
2
|
练习取货的方法
|
4
|
1
|
3
|
车辆运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4
|
2
|
2
|
拆码垛作业
|
4
|
1
|
3
|
|
|
|
|
保养机械
|
4
|
1
|
3
|
|
|
|
|
检查与维护
|
4
|
1
|
3
|
|
|
|
|
掌握名称与装置
的位置
|
4
|
1
|
3
|
总计理论课时
|
20
|
14
|
6
|
总计实操课时
|
44
|
11
|
33
|
二、课程分配表
三、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一)职业道德: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其对象了解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的基本内容、以及叉车操作技术的职业形象及素质。
教学内容:职业道德、职业守则,职业形象及素质。
(二)基础知识:通过对叉车操作技术和维修保养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培训对象了解叉车的操作程序、性能、维修保养等知识,重点掌握叉车的驾驶技术和维修保养技术。在教学中,以叉车部位构成的名称掌握基本概念、分类、定义、叉车制造史、用途、性能等,同时讲解基本的维修和保养等知识。
(三)教学建议: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掌握叉车的构成及操作驾驶技术和保养知识,重点掌握叉车驾驶技术和基本保养维修知识。可采用图片演示和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培训对象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叉车驾驶技术:分类、程序、要领技术等方面应让学员反复记忆并熟练掌握,重点是操作程序和技术。
教学内容:1、机械初步了解并用各种操作的机型特点
2、发动机型号与叉车的配备
3、发动机的原理及油路
4、配气系统
5、供油系统
6、电气原理
7、润滑系统
8、方向机的原理及油路
9、冷却系统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结合实践,重点让学员了解和掌握启动部分的原理以及掌握初步的驾驶操作技能。
(五)动力装置的基础原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理解叉车的动力装置的构造原理;掌握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的相互联系,领会其原理掌握初步的 操作技术。
教学内容:1、动力装置的理解和掌握 ;
2、发动机的技术设备
3、装置与构造的理解
4、发动机的单件理解和掌握
5、正确使用单件的方法
6、冷却系统的组织和了解
7、柴油泵的工作原理
8、气泵的工作原理
9、工作装置泵与行走泵的油路及转向油缸的原理 10、叉车整体工作原理
教学建议:教学中应使培训对象加强对叉车动力装置原理重点理解和掌握,以此让学员逐步深入地理解叉车的整体工作原理,使其逐步熟悉操作技术。
四、技能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一)安全生产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熟知叉车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教学内容:1、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工作手套)
2、熟记叉车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3、现场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实操前对仪表的正常观察
5、掌握行走方法
6、作业中工作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建议:通过实操增强对实操的练习能力。
(二)工作装置的操作和维修保养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其对象能较熟练掌握操作的技能、并能重点掌握维修和故障排除技能,能够检修工作装置中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故障,能够检修与调试叉车的各种技术装置。
挖掘机驾驶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其掌握初级挖掘机技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使其应能够独立完成挖掘机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同时要掌握挖掘机的构成原理和基本的修理和保养知识。
理 论 知 识 部 分
|
实 操 内 容 部 分
|
教学内容
|
总课时
|
授课
|
复习
|
实操内容
|
总课时
|
授课时
|
练习
|
职业道德
|
1
|
1
|
0
|
起动车前检查
|
4
|
2
|
2
|
动力装置
|
2
|
1
|
1
|
作业中检查
|
6
|
2
|
4
|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3
|
2
|
1
|
基本操作
|
6
|
2
|
4
|
发动机的故障排除
|
4
|
3
|
1
|
平面、平整挖掘
|
8
|
2
|
6
|
|
|
|
|
沟端、沟侧挖掘
|
8
|
2
|
6
|
|
|
|
|
直线、曲线挖掘
|
8
|
2
|
6
|
|
|
|
|
深沟、沟坡挖掘
|
8
|
2
|
6
|
|
|
|
|
机动
|
6
|
2
|
4
|
总计理论课时
|
10
|
7
|
3
|
总计实操课时
|
54
|
16
|
38
|
二、课程分配表
三、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1、职业道德: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其了解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的基本内容,以及挖掘机技师所应具备的操作技术及基本素质;教学内容:职业道德,职业守则,职业形象及基本素质。在教学中以挖掘机技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标准为要点,提高学员对职业守则和行为准则重要性的认识。
2、基础知识:教学要求:通过对挖掘机操作技术和维修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其了解挖掘机的操作程序、性能、维修、保养等知识,重点掌握挖掘机的操作技术和维修保养技术。
教学内容:(1)动力装置型号、部件的知识;(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油路配备装置;(3)发动机操作程序;(4)发动机机械保养和故障排除;(5)正确辨别外置配件名称;(6)挖掘机整体组成构造;(7)挖掘机整体组成;(8)全面了解挖掘机的技术参数。教学建议:引导学员加强概念记忆,全面了解挖掘机的整体组成,特别对发动机要系统地深入理解和掌握。
3、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其理解和掌握传动系统的全部基础知识,重点是发动机的技术参数,外置配件的熟练与掌握。教学内容:(1)动力装置的了解与掌握;(2)发动机技术参数的了解;(3)外置配件的熟练与掌握;(4)详细了解单件的构造;(5)怎样使用发动机;(6)正确名称的使用。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对发动机的零部件以及外置配件的熟练与掌握。
4、回转和操作机构的工作装置: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其理解和掌握回转和操作机构的装置结构、性能、原理,重点是操作机构的总体装置,让其熟悉和掌握。教学内容:(1)冷却系统的组成及了解;(2)夏季冷却的使用知识;(3)冬季冷却系统的使用知识;(4)怎样使用冷却液及使用方法;(5)怎样增加冷却系统使用寿命;(6)操作机构的总体装置的构造、性能、原理的重点讲解。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让学员对冷却系统和操作系统的了解,对构造、性能、原理要深入理解和掌握。
5、润滑系统和燃油系统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其能理解和掌握润滑和燃油等系统的基础知识,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润滑体系的零部件的名称和用途。教学内容:(1)夏季润滑系统的使用知识;(2)冬季润滑系统的使用是;(3)怎样增长润滑的使用寿命;(4)如何区分润滑油表的使用情况。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让学员理解和掌握润滑油的性能,好坏质量的差别,另外,要正确鉴别和区分燃油的差别。
6、曲轴连杆系统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理解掌握曲轴连杆系统的基本知识,对曲轴的部件名称熟记,理解曲轴连杆的性能、作用、原理。教学内容:(1)掌握曲轴连杆系统的组成;(2)讲解内部构造的安装技术;(3)曲轴连杆不正常原因的判断;(4)曲轴连杆低温、高温下作业注意事项;(5)如何延长曲轴连杆的使用的寿命。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让学员理解和掌握曲轴连杆的性能和原理,对概念性的知识要强加记忆。
7、工装的工作装置与认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其理解和掌握工装的工作装置,并能正常使用。教学内容:(1)工装的了解与掌握;(2)工作装置的组成;(3)液压系统的区分与认识;(4)主要油路的认识和掌握;(5)工装作用及了解;(6)液压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教学建议:让学员较细致地掌握工装的配置与使用,概念和使用要熟悉。
四、技能部分教学要求和内容
1.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其能严格按以安全准则进行熟练操作。教学内容:(1)安全作业的准则与提示;(2)安全操作的认识和了解;(3)如何作到安全操作;(4)操作中安全应注意的事项;(5)怎样掌握安全操作知识。教学建议:重点让学员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属于规定和准则一定要求牢记。
2. 实际操作练习中讲解要点
教学要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操作知识归纳成知识点,让学员通过操作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发动机的理解和使用,动力系统和传统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操作使用,掌握性能、原理。教学内容:(1)启动前的准备及全面检查;(2)启动后例行检查;例如:底盘、发动机、工装穿戴等检查;(3)行走系统,液压元件运转中注意事项;(4)全车使用油,例:液压、燃料、工装油等的了解和掌握;(5)全车维修和保养的知识;(6)作业后停车方法按季节讲解;(7)全车各部位故障排除知识;(8)各种挖掘机技术的讲解与练习。例:平面、沟端、沟侧、深沟挖掘、沟坡挖掘、上下平板车练习等。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让培训学员重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操作技术的练习,重点掌握挖掘机的各种技术和排除故障等方面知识,让其熟记,并正确运用。
《装载机驾驶》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初级装载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应能够独立完成装载机的基本操作程序及方法,同时要掌握装载机的构成原理和基本的修理和保养知识、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机械构造,各部件名称和故障判断等理念知识。通过实操训练,同时具备装载机初级独立操作的水平。
二、课程内容课时分配表
理论知识部分
|
操作技能部分
|
内 容
|
学时
|
授课
|
内 容
|
学时
|
练习
|
职业道德与法律及职业前景
|
2
|
2
|
车辆三检实地练习
|
6
|
6
|
机械基础知识
|
4
|
4
|
定点停车训练
|
4
|
4
|
柴油机的机构、类型及工作原理
|
6
|
6
|
上、下坡行走训练
|
6
|
6
|
装载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
6
|
6
|
S弯路及8字路行走训练
|
6
|
6
|
装载机的操作规程
|
6
|
6
|
铲土装车作业训练
|
6
|
6
|
理论测试的试题讲解
|
6
|
6
|
整平作业训练
|
6
|
6
|
总课时数:64课时,其中,理论知识:30课时,实际操作:34课时。
三、教学要求及教学基本内容
1.基本要求
1.1职业道德
1.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1.2职业守则
(1)敬业爱岗,遵章守纪
(2)服从指挥,顾全大局
(3)平稳操作,安全使用
(4)精心养护,文明生产
(5)钻研技术,提高素质
(6)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1.2基础知识(理论知识部分)
2.2.1基本知识
(1)装载机的类型
(2)装载机的用途
(3)发动机的定义及类型
(4)发动的机构及工作原理
(5)发动机的维护及保养
(6)发动机行走装置的保养
(7)发动机动力装置的保养
(8)电器设备、传动系统及转向系统的保养
(9)装载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操作技巧
1.3实际操作部分
(1)出车前的检查及定点车
(2特殊道路的行走训练
(3铲土装车训练
(4)整平作业训练
(5)车辆日常保养、故障诊断与扣除实机训练。
|